马正武董事长推荐《建立自我 追求无我》
来源:集团总办 发布时间:2006年09月22日
6月30日,中国诚通集团马正武董事长向系统广大干部职工郑重推荐《建立自我 追求无我》一文。马董事长说:
“我在《中国物资储运协会通讯》第14期看到《建立自我 追求无我》的文章,读后很受启发。特别是李嘉诚先生提出的四个问题:当我们梦想更大成功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更刻苦的准备?当我们梦想成为领袖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服务于人的谦恭?我们常常只希望改变别人,我们知道什么时候改变自己吗?当我们每天都在批评别人的时候,我们知道怎样自我反省吗?这四个问题我们每个领导者都要回答,实际上我们每个人每天的行动都在回答。我衷心希望大家读读这篇文章,反思自己、改变自己,用希望外部、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去对待外部、别人。”
附:《中国物资储运协会通讯》第14期摘自《中国企业家》2006年第11期《拜访李嘉诚》一文的部分内容:
建立自我 追求无我
作者:刘建强 边杰
鼎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兵问李嘉诚:“您有两个儿子,我也有两个。您是怎么管理他们的?”李嘉诚想了想,说:“应该让孩子吃些苦,让他们知道穷人是怎么生活的。”
李嘉诚一直不避讳自己早年的艰苦经历,他曾说:“我从十二岁就开始投身社会,到二十二岁创业时就已经过了十年非常刻苦的日子。”当年李嘉诚的两个儿子到美国斯坦福大学读书,他只给他们买了两辆自行车。他给儿子开了两个银行账户,“一个他们绝对不能动用,但已经准备足够他们完成博士课程的费用。至于使用另一个帐户的金钱,他们必须写信给我报告,我会在24小时内回复。后来因为他们功课太多,才接受他们要求改用电话说明。这才是有用的疼爱,我个人认为太多的物质反而有害。”
“我以前只是感觉他在商业上很成功,这次面对面地交流,感觉他的成功是在做人上。”朱新礼说。从香港回来,他一直想写篇文章登在企业内刊上,“给厂长经理讲讲,这么大的企业家,有那么多财富,却是这么谦虚细心,注重礼节。”
江南春做了朱新礼想做尚未做的事。他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每有感想必要写下来。江南春写道:“与李先生会谈有三点印象深刻,与大家分享:第一,李先生开场问我们四个问题,‘当我们梦想更大成功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更刻苦的准备?当我们梦想成为领袖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服务于人的谦恭?我们常常只希望改变别人,我们知道什么时候改变自己吗?当我们每天都在批评别人的时候,我们知道该怎样自我反省吗?’李先生说,这些问题没有人可以为你回答,只有你自己知道怎样找出答案。
“第二,我们问李先生,他认为成长为一个企业领导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李先生讲一个领导要怀着宽容的心、公平的态度去对待同事、股东、下属以及任何人,没有容人之量,凡事以敌意揣测别人,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判断事物一定会失去机会,并且会使人生不快乐。要敞开胸怀、善意诚意待人,懂得舍、懂得不争就会争取到成就。而且,领导一定要有责任感,当困难出现,危机出现,要勇于担当,分配利益的时候要善于让,出现失败的时候要承担责任,这才是做人,做领导更应如此。
“第三,我们问李先生,为什么企业如此之大、财富如此之多,每天还如此努力,6点起床一直忙碌到晚上10点,甚至12点?李先生说,一个人一生能用的钱是十分有限的,他一直喜欢勤勉节俭的生活,不与别人去比。当他的两个孩子还只有10岁多的时候,有一个冬天他领他们到路边去看一个7岁的女孩。由于父母很穷,女孩下午放了学就在马路上铺了个报摊,坐在地上、坐在寒风里一边卖报纸、一边做功课。他对他的儿子们说,如果他们能做到这样就一定会成功。李先生说一个人的一生是非常短暂的,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是在于他干了什么,付出了什么。他的座右铭是‘建立自我,追求无我’。他认为我们都很年轻,应该全身心投入创造更大的成就,同时为家人为朋友为别人为社会奉献更多的价值,并提醒我们要坚持不要松懈,要努力追求更高,创造不平凡的自我,实现人生的意义与目标。最后,李先生送给我们一句话:栽种思想,成就行为,栽种行为,成就习惯,栽种习惯,成就性格,栽种性格,成就命运。”
“他讲的都是很平凡的东西,”江南春对《中国企业家》说,“但是他讲出来你就觉得这个故事不普通了。要是我讲的就没啥意思了,影响力就在这儿。”他问李嘉诚这些年投资上最成功的思路是什么,李嘉诚说,要永远相信:当所有人都冲进去的时候赶紧出来,所有人都不玩了再冲进去。李嘉诚再次讲了那个从小听到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洛克菲勒与擦鞋童的故事。“我说你们在互联网上投资也很凶猛啊?他说互联网需要的钱比较少。”江南春笑着回忆,“这个钱对他来说是太少了,无所谓啊。但是他说在房地产上面很慎重,讲究四个字:步步为营,一定不冒进。”
“我觉得,”江南春对《中国企业家》说,“他就是记住了一些真实的道理,这个道理谁都懂,给谁讲都理解,但是做起来不容易。比如炒股票,大家都知道高抛低吸,但是做的时候都不是的,都是反方向操作的。而他相信了这个原理之后,就永远都按照这个原理做。”
类似的话韦尔奇也说过。2004年,他到中国来,原华润集团董事长宁高宁问他:“你的成功已经成为一个神话。如果有人想重复你的成功,即使是在很小的规模上重复,如何做到?”韦尔奇说:“一个首席执行官的任务,就是一只手抓一把种子,另一只手拿一杯水和化肥,让这些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让你周围的人不断地成长、发展,不断地创新,而不是控制你身边的人。你要选择那些精力旺盛、能够用激情感染别人并且具有决断和执行能力的人才。把公司的创始人当成一个皇帝,从长远来说这个公司是绝对不会成功的,因为它没有可持续性。”
韦尔奇认为,“可能中国企业领导人比较欠缺的是,很多的企业家不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应该多从下属的角度考虑问题,让他们感到激动,为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庆功,如果是这样,我相信它会极大地改进中国企业的管理。”
“我想你们应该有一个秘密的配方,但是你提供的只是常识。”宁高宁追问。
“这是最基本的常识,”韦尔奇说,“最重要的是你要身体力行。每个人在报告中都写到感谢我的员工,并不是这么简单。他们从来没有走到员工中去,从来没有征求过他们的意见,从来没有祝贺他们的成功。”